在“三零”平安创建工作中,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以创建“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的平安村(社区)、企事业单位为目标,着力化解群众身边因上访、事故和案件引发的不稳定因素,着力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示范区”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提升站位,抓好“三零”创建。提升政治站位,把创建工作作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推动“平安示范区”建设再上新台阶的重要举措,作为顺应人民群众对平安建设新期待、打造高质量发展环境的一项重要工作,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明确目标、强化措施,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进。
真抓实干,确保创建成效。积极行动、创新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确保真创建真有效。推进“零上访”源头治理。建立区、乡镇(街道)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周研判一次信访工作,力求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开展“零事故”专项检查。瞄准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强化“零案件”治安管控。排查矛盾纠纷及各类重点人员,确保不失控漏管。发挥行业(系统)监管职能,教育、住建等部门广泛宣传动员、督促指导工作,完善工作标准、规范工作流程,进一步健全行业系统风险隐患源头治理机制、规范行业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完善平安行业创建机制。
扎实推进,实现创建全覆盖。建立领导分包制,对77个村、3个社区、695个企事业单位明确县级领导、区直单位分包创建,确保创建效果。建立预警机制,对创建问题较为突出的乡镇、村实行提示、交办工作制度,第一个月发现较为普遍问题的,下发提示单;连续两个月发生同类突出问题的,进行问题交办,限期解决;连续三个月发生同类问题的,追究责任。
今年以来,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没有发生较大安全事故,新增信访案事件、立刑事案件、受理行政案件、电信网络诈骗立案等较去年同期明显下降,以“三零”平安创建为主体的大平安建设有力推进了经济社会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