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刚过,张军伟却格外忙碌。作为信阳市浉河区新锐茶企浉河区遇鉴茶叶公司的带头人,他和工人一起在车间加班加点生产信阳白茶。这款2021年年底才上市的新品一经推出,就获得了消费者青睐,取得了大批订单。
热销的信阳白茶是张军伟探索优化信阳茶产业产品结构,延伸做强茶产业链条的又一力作。2016年,张军伟从一家知名企业的销售总监转身成为浉河区谭家河乡土门村的一名“新茶人”,全身心投入信阳的茶山中。凭借多年工作经验,创业伊始,张军伟就清醒地认识到信阳茶产业的短板在于产业链窄和资源利用率低,为公司定下了创新和研发为驱动的发展思路。
经过不断探索,张军伟带领公司研发了具有专利的电脑温控炒锅设备,开发了“手工茶自动控温及模仿炭火波长的烘焙系统”“自动增氧红茶发酵系统”,还制定出《紧压信阳小白茶》《调味茶》《代用茶》等企业标准,成为新式茶饮企业标准制定者,推出的信阳调味白茶、蜜桃毛尖、柠檬绿茶等新茶品受到市场认可。
2021年,创新意识让张军伟收获颇丰,公司先后被评为“信阳市农业示范合作组织”“浉河区劳模助力脱贫攻坚先进示范基地”“浉河区第一届技能人才示范基地”等,他本人也荣获信阳市“乡村光荣榜”创业好青年奖。回首这一年,张军伟尤其振奋,市第六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推动茶叶、油茶、信阳菜品牌化、标准化、基地化、数字化发展,构建完整产业链,形成拳头产品和优势产业……”他相信在政策支持下,创业的道路会越走越宽。
张军伟的成功是全市茶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2021年,“信阳毛尖”获批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项目,浉河区国家数字农业(茶叶)创新应用基地建设项目通过农业农村部专家评审。在2021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信阳毛尖以71.08亿元的价值位列第三,仅次于西湖龙井和普洱茶。
2021年取得丰硕成果的还有淮滨县种粮大户张明勤,年初岁尾忙得脚不沾地,他种的“渔稻大米”品质优良,在市场上非常走俏,都卖到了北上广等大城市,还带领周边群众发展优质水稻种植、稻渔种养、一水多养,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坚持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节本增效同步、生产生态并重,让信阳优质弱筋麦、优质稻等增产增绿更增收。”2021年市第六次党代会给予的政策扶持,让张明勤尤为高兴,他将继续做好绿色农业的传承者,整合资源,高标准建设稻渔综合种养基地,提高稻渔综合种养的标准化、信息化水平,走好产品精细化、品牌化之路。
种粮大户的丰收是全市粮食产量稳步增长的写照。统计显示,2021年,全市夏粮收获小麦469.2万亩,产量30.156亿斤,同比分别增加0.6%、0.78%。根据农情调查测算,秋粮总产较往年持平略增,圆满全年粮食生产任务。
漫山遍野里,油茶和茶叶一样被视为信阳的“铁杆庄稼”。2021年10月,我市出台旨在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于加快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这是推动“两茶一菜四化工程”的有力支撑。
《实施方案》从推动油茶种植扩面提质、推动油茶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强化油茶产业发展支撑体系、提高油茶产业发展信息化水平、加强油茶产业发展组织保障等五大方面进行了统一部署和要求。力争到2025年,信阳市油茶种植面积翻一番、达到200万亩,油茶产业综合产值力争翻两番。多年来大力宣传和推广油茶的信阳市油茶协会会长熊维政欣喜地说,《实施方案》为信阳市油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对农民的就业和增收将起到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不仅是油茶产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2021年我市围绕“三带三区”产业布局,全力推动茶叶、油茶、优质水稻、弱筋小麦、畜禽、水产、中药材等特色产业链式发展,助推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向千亿级迈进。
放眼望去,信阳绿色广袤的田野上生机勃发、全面开花,一幅出彩农业的崭新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