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存栏198万头,稳居全省前列;富平县奶山羊存栏78万只,居全国县域之首;十四运会期间,高质高效完成29万只专供肉鸡和4700头生猪屠宰配送任务……2021年为我市畜牧业交上了一份令人振奋的答卷。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推进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发展产业化、产品绿色化,着力构建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产业体系,全力推进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如今,渭南畜牧业加快向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已成为我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
标准化规模化养殖 筑牢发展之基
一群膘肥体壮的猪慵懒地躺在猪舍里,地面巡检机器人像往常一样来回巡检,清粪机器人在猪舍下清扫粪污。喂食时间一到,自动饲喂系统启动,饲料顺着管道流入食槽,猪仔们瞬间精神了,大快朵颐起来。这是2021年12月7日记者在蒲城牧原农牧有限公司看到养殖场内的监控画面。
“我们猪舍全部采用智能化设备,不仅饲喂过程智能化,而且通风、温控、湿度调节等也采用智能控制,一个饲养员可以同时管理2400—3600头猪,不仅节约了人力成本,也使养殖过程更加标准化。”蒲城牧原农牧有限公司融资项目负责人党鹏飞介绍,像这样的养殖场,该公司已在蒲城建成4个,年产28万头。
蒲城牧原农牧有限公司全自养、全链条、智能化养殖模式是我市现代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立足资源环境承载力,加强规划引导,调整优化区域布局,突出重点集群发展,以农业龙头企业为引擎,引进标准化的养殖技术和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全力推动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
目前,我市引进建设了牧原300万头生猪养殖产业化体系、新希望200万头生猪养殖、石羊100万头生猪“云养殖”和正大百万头生猪全产业链等一批规模大、标准高、带动强的重点项目,全市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截至2021年11月底,4大项目完成投资40多亿元,新建规模养殖场67个,新增生猪产能200万头,实际存栏种猪16万头、育肥猪70万头。同时,抓大不放小,发挥石羊、新希望等企业引领作用,大力推广“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公司+家庭农场”、入股加盟、托管租赁等发展模式,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和中小户共赢发展。两企业共带动村集体经济组织、家庭农场等208个,年出栏生猪40万头以上。
全产业链建设 增强发展动力
2021年12月11日早上8时刚过,家住渭南城区惠园小区的刘女士来到附近军民服务社里的好邦肉食专营点购买鸡翅。“孙女说中午想吃可乐鸡翅,我就赶紧来买。以前也经常在这买肉,大公司自己养殖自己销售,吃着放心。”刘女士乐呵呵地说道。
其实,不只养殖和销售,陕西好邦食品有限公司已经实现了从肉种鸡养殖、鸡苗孵化、肉鸡养殖、屠宰加工到饲料生产、产品研发、冷链配送、市场营销于一体的肉鸡全产业链闭环运营。
陕西好邦食品有限公司的肉鸡全产业链只是我市畜牧业全产业链建设的冰山一角。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工业化思维谋划畜牧业发展,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效益为中心,坚定产业化发展方向,积极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推进畜牧业“三链”同构,形成了肉鸡、生猪、奶山羊等畜牧产业发展全链条。
一方面,在引进龙头畜牧企业上,注重产业互补,完善产业链条,成功引进了牧原、正大、新希望等生猪养殖企业和渭南生秦、蒲城大红门等屠宰加工企业。同时,鼓励养殖企业自建屠宰厂,目前,投资3.79亿元年屠宰加工100万头生猪的石羊食品工业园已开工建设。另外,加快生猪屠宰企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建设冷却库、低温分割车间等冷藏加工设施,配置冷链运输设备,加快建立“集中屠宰、品牌经营、冷链运输、冷鲜上市”产销模式,蒲城大红门、富平上河屠宰场被评定为全国生猪屠宰标准化示范场。
另一方面,紧抓全省奶山羊产业集群建设机遇,加快羊乳加工企业改造升级。目前,投资2.2亿元的金牛二期项目已建成运营,投资1.8亿元的红星美羚产业化二期正在安装设备,投资3.6亿元的圣唐羊奶加工园和投资2亿元的样样祥液态奶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
全市已建成各类畜产品屠宰加工企业23家,年产值40多亿元。
强化疫病防控 为发展保驾护航
2021年11月24日晚8时,白水县送来1500份样本。早早等在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兽医实验室的工作人员熟练地接过样本,就一头扎进实验室。一连几天,从早上8时忙到晚上10时,终于在27日下午完成了检测任务。
“秋季集中免疫工作结束后,我们就会对抗体进行检测。这些检测结果直接反映了动物免疫效果,关系着每一个养殖户和养殖企业的养殖风险,所以我们必须尽快完成。”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兽医实验室负责人白鸽认真地说道。
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事关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市严格落实各项动物疫病防控措施,全面推进动物集中免疫工作,有效防范了各类动物疫病的发生。
春秋两季免疫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不断提高。2021年以来,累计免疫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4588.53万头(羽、只),免疫密度均达到畜禽存栏数的95%以上,免疫档案登记率达到100%。重大动物疫病抗体检测共计10347份,平均合格率在70%以上,全部达标。
疫病防控机制体制不断健全。全面落实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养殖场主体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加大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力度,加强疫病监测和风险评估,建立重点区域和场点入场抽检制度,2021年1~11月,全市监测采样9万余份。健全屠宰场“两项制度”、畜禽贩运和运输车辆监管制度,加强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监督管理,对全市319名畜禽贩运经纪人和1172辆畜禽运输车辆实施备案管理。
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建设工作成效显著。2020年大荔牧原成功完成创建,成为全国首批62家非洲猪瘟无疫小区之一。2021年我市白水牧原、蒲城惠达、合阳泛海3家企业获批创建,白水牧原已通过全国动物卫生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组织的国家评估验收。
狂犬病强制免疫工作扎实稳步推进。在12个县(市、区)设立了152个犬只狂犬病定点免疫注射点,辐射到全市各个街道镇办,目前已免疫犬只10万只。同时,及时跟踪免疫效果,对城区13个狂犬病免疫注射点进行了监督抽样,开展免疫效果评估,抗体合格率为74.68%,达到国家强制免疫病种抗体合格率要求。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曾是百姓的美好愿望,如今,这美好愿景已成为我市乡村振兴的一抹亮丽风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渭南农业人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的愿望更加强烈,畜牧产业发展的空间更加广阔,我们有理由相信,新时代的田园牧歌将更加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