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开启新征程,新目标呼唤新担当。连日来,陈淋子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县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把会议的精神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动力,准确把握县情、镇情,发挥区位、人文、生态优势,在高质量发展中走前头,做示范。
陈淋子镇红花村紧靠富金山,全村山坡林地资源丰富,适宜油茶生长。近年来,该村实施“品牌+合作社+农户”模式,成立固始乡村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全村及周边群众利用荒山荒坡种植油茶,投资100万元建成油茶深加工基地,注册商标“红富金”,健全油茶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链,既美化了荒山又增加了群众经济收入。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县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聚力发展茶叶、油茶、猕猴桃、弱筋小麦、柑橘等特色产业,重点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产业,培育发展区域公共品牌。这不仅为红花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坚定了全村做优做强产业的信心。
县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全力支持陈淋子以史河湾产业集聚区为依托建设县域南部副中心。陈淋子镇准确把握县情、镇情,发挥区位优势,积极与安徽叶集对接合作,共建“一河两岸一座城”。依托史河湾产业集聚区平台,发挥竹木加工产业集聚效应,打造一批高端家具、模板产业,为出口贸易提供高质量货源;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力度,持续推进“回归工程”,以商招商。主动对接长三角,全面融入“合六圈”,让县委的决策部署尽快实现。
目前,陈淋子镇竹木加工企业达220多家,西九华山景区游客年接待量突破20万人次,经济综合实力连续多年位居固始乡镇前列,豫皖区域小城市建设已具雏形。
在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同时,陈淋子镇同步做好乡村振兴部署。漫步在孙滩村,村民生活的幸福元素随处可见。干净整洁的水泥路、错落有致的民居院落、户户通上的自来水、家门口能上班的企业、随处可见的文化墙、现代化的健身设施、怀旧的老电影收藏馆、跳出国门的艺术团……这个原本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发展滞后的问题村,现在成了一个产业兴旺、乡风文明、远近闻名的“红旗村”。
高标准、高颜值的孙滩村是近年来陈淋子镇乡村振兴工作的一个缩影。县第十三次党代会后,陈淋子镇在乡村振兴示范上统筹发力,加快推进村庄规划,坚持先审批后建设,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孙滩、红花、后冲、汪岭等乡村示范点,逐步推动全镇乡村振兴工作,向着党代会提出的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目标阔步前进。